乘游轮旅行阿拉斯加:朱诺、斯卡圭和凯奇坎-j9国际官网

1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52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阿拉斯加在北美大陆的西北角,与俄罗斯隔白令海峡相望,原属俄罗斯。1867美国720万美元从俄罗斯手中将它买下,现爲美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极圈内外,阿拉斯加气候寒冷,一年中只有三四个月比较温和。阿拉斯加的陆地在西南和东南有两条狭长地带在北纬60度以南。西南的是阿拉斯加半岛及其延伸的阿留申群岛。东南的地带是在北美大陆的西缘,称亚历山大群岛,东临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和bc省。整个阿拉斯加与美国本土不相连接,是美国的最大一块飞地。我们游轮旅行到达的就是阿拉斯加的东南狭长带。这块地方又称潘汉达尔(panhandle),即“锅柄”,是距美国和加拿大最近而气候又最温和的地区,算不上是真正的阿拉斯加本土,但阿拉斯加州的首府朱诺倒是在这条锅柄上。七月份那里的最高平均气温是18°c

我们游轮七天的航程如下:d1—- 17:00温哥华啓航d2—- 在内海航道上航行d3—- 14:00~22:00停靠朱诺d4—- 7:00~20:30停靠斯卡圭d5—- 6:00~16:00航行在冰川湾d6—- 9:45~17:40停靠凯奇坎d7—- 在内海航道上航行d8—- 6:30停靠温哥华

这一部分叙述游轮停靠的阿拉斯加三个小城镇。

.朱诺

朱诺(juneau)是阿拉斯加州的首府。如果告诉你朱诺是美国第二大市的话,你一定会十分惊奇,但这是事实。从人口来计算,朱诺在2010年只有31千多人,是一个很小的城市。但从面积来算,朱诺自治市(borough of juneau)有8430平方公里,就是美国第二大的行政市。同理从面积来算,美国最大的行政市是锡特卡(sitka),也在阿拉斯加。(注:以上信息来源于游轮发给我们的目的地介绍资料,在网上的另一处资料中称从面积算朱诺是美国第三大市)。由于阿拉斯加地广人稀,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就以borough爲单位,borough在英汉词典中解释爲自治市或自治县。

朱诺的发展成市是与19世纪80年代这里的淘金热相关连的。朱诺的名字也是根据当时发现金矿的找矿者joe juneau的姓来命名的。金矿的开采在二次大战前已停止。目前朱诺地区经济的最大来源是政府机关(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机构及学校和医院)。其次是旅游业,每年59月份,游轮将送来100万游客。第三是渔业。

我们的游轮到达朱诺时是下午2点左右,码头上已停泊着三艘游轮。在船上我们已预订了上岸后去门顿豪冰川(mendenhall glacier)和冰川花园的项目。上岸后就乘车先去门顿豪冰川。门顿豪冰川是朱诺冰原三十个冰川中的一个,前面有个小湖,湖面上漂浮着不少带浅蓝色相的冰块。

离开门顿豪冰川后,我们就去冰川花园。花园建立在一个小山坡旁,据说里边有很多冰川地带特有的植物。可惜我的植物学知识贫乏,只看到红花绿叶而未究其详。花园中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树根花坛”。进入花园后我看到小路旁一些树顶上长满各种各样的花草。仔细一看才明白原来把树倒栽了,就是把因某种原因倒下的树的上枝截掉,把树杆倒过来栽在土中。附着泥土的树根就变成了树顶,再在这些泥土中栽上各种花草,形成了一种别致的花坛。参观过程中园方开敞篷游览车沿陡峭的山坡将我们送到高处的观景走廊俯瞰朱诺海湾景色:远处群山上白雪犹存,朱诺港口停泊的游轮旁一座大跨度的白色大桥连接海湾两岸,灰蓝色的海水沿着海湾弯弯曲曲一直延伸到近前的长满植被的绿色湿地。夏日的阿拉斯加小港湾显得那样的甯静那样的淡雅而深远,微风吹拂,一时间心旷神怡,幸福度升到了高点。

我们的游轮柴达丹号停泊的码头离市区较远,步行约需半小时。游览车送我们回码头时是经过市区的,但因时间已晚,担心耽误上船,我们就未在市区下车。

.斯卡圭

斯卡圭(skagway)是我们这次旅行所到的最北的地方,北纬59°28′。斯卡圭的发展也与19世纪末的淘金热有关。附近加拿大境内育空地区klondike金矿的发现吸引了很多淘金者从旧金山西雅图等地来到这里形成了一个小城镇。随着20世纪采金业的衰落和这里寒冷的气候,现在常住居民已不到一千人,但在5~9月旅游季节,这里的人口将增加一倍以应付来到的近百万游客。旅游业目前是这里最主要的産业。

游轮在斯卡圭停留一整天。我们的柴达丹号就停靠在正对主要商业街的码头上。那天天气晴朗,由于太太不想参加陆上景点的旅游项目,我们就在小镇上闲逛,其实我是很想坐当年淘金热时代的火车去东面山上(white pass)的。

小镇的商业街目前仍保留着19世纪时代的风貌。建筑低矮,多数爲一层或两层。锅柄地区有通嘎斯森林(tongass forest),有的是木材,所以房屋多以木材建造。墙面、屋顶均爲木材,连码头上的步道、街上的人行道也用木材铺成。商店多爲旅游纪念品和首饰店。有几处房屋可能有些来历,有导游在讲解,游客在照相。有一家商店名“红洋葱酒馆”(red onion saloon),据船上所发资料的介绍是淘金热时期的酒吧兼妓院。在主商业街的东侧,有导游在向一群游客介绍一处灰暗色的矮木屋。原来这是来斯卡圭的第一个找金矿者摩尔(moore)一家的旧居。

.凯奇坎

凯奇坎在阿拉斯加锅柄地区的南端,号称“阿拉斯加第一城”,因爲它是游轮由南往北去阿拉斯加时到达的第一个港口城市。但我们的游轮是在回程时停靠,所以是我们到达的第三个城市。

我们的游轮是在航程的第六天上午十时鸟a岸的。前一天在冰川湾时天气还不错,可是到了凯奇坎天却阴沈沈的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叹惜自己的运气不好,后来才知道在凯奇坎下雨是经常的事,一年中只有两个月的时间不下雨。毛毛雨时下时停,虽然景色的能见度降低了但也增添了一种朦胧感,雨雾蒙蒙的看过去是一幅幅中国水墨画。除我们的柴达丹号之外,长条形的码头边还停泊着另外两条游轮。一条是珊瑚公主号(coral princess),另一条是有大x字母的名人游轮(celebrity cruises),属希腊船王钱德里斯集团(chandris group)。一路上这三四艘游轮总是结伴而行。凯奇坎的第一大行业是旅游业。满街都是和旅游相关的商店。码头不远处的一个街口上写着大字:“welcome to alskas first cityketchikanthe salmon capitol of the world”(欢迎来到阿拉斯加的第一城市凯奇坎—世界三文鱼之都)。这条标语道出了凯奇坎的旅游特色之一:三文鱼。凯奇坎市区北部有个凯奇坎湖,养殖着大量三文鱼。凯奇坎湖通过一条小河(ketchikan creek)与大海相连。据说三文鱼的生长过程中有一个入海再凭记忆回游到幼年生长地的过程,所以在这条小河上可看到三文鱼逆流而上的场景。我们在旅游参考资料中已看到过有关此小河的描述,所以就在地图的指引下向小河方向而行。快到小河的一条小路边高竖着一根木雕图腾柱。原住民的图腾柱和三文鱼是凯奇坎的两大文化。一路上我们已看到过不少图腾柱,但这一根特别高大,有不少游客在旁边拍照留念,说明此柱有点来历。从柱旁的说明牌上知道此柱名“约翰逊酋长图腾柱”(chief johnson totem pole)。原柱立于1902年已损坏,此柱是1989年重立的复制品。图腾柱并不是用作祭拜的宗教物,而是用于纪念先祖记录历史传说的象征物。这根柱高耸的顶端是一只传说中的神鸟kajuk,最下面的人物是雾女巫(fog woman)。雾女巫是所有三文鱼的创造者,能召唤三文鱼从大海回归到它们的出生地。当夏天大雾笼罩河口时,三文鱼能凭雾女巫的图腾而回游。雾女巫上面的头像代表这里的原住民特林吉特(tlingit)印第安人的拉文(raven)分支。

小河边上建有一排吊脚楼式的木屋子,形成了一条小街,这就是有名的小涧街(creek street),据说以前是红灯区。现在我们所见的多是旅游品商店和小饭店,但也见到在门口有艳妆浓抹小姐招客的疑似红灯屋。我们是从小涧的第二座桥上进入小街的。桥旁的湖蓝色木屋上写着一个较大的中文“福”字,下面的英文是good fortune restaurant,是一家中国小歺馆。阿拉斯加锅柄地区的华人很少,好像这是游程中我们见到的唯一一家中歺馆。在朱诺看到街上不少店铺是用俄文写的,毕竟阿拉斯加最早的殖民者是俄罗斯人。小河水的顔色较深,我们仔细观察就看到了不时有三文鱼向上游游动。三文鱼都很肥大,长度当在六七十厘米以上。过了小桥往上游方向河道变窄水流湍急,但那天我们并未看到正在跳跃而上的三文鱼,也酗t文鱼的回游也跟气候和时间等因素有关。

吊脚楼歪歪斜斜似乎摇摇欲坠,湿漉漉的小街狭窄而又弯弯曲曲,行走其间不时与老外们摩肩擦踵而过。擡头

文:来源网络

相关链接:

目的地推荐:

正文完
 
热销行程🔥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4-11-17上传,共计3524字。
转载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j9国际官网的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
网站地图